97高校资产管理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97资产管理是指在中国高校中,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学校资产管理,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和后勤保障的需要,由教育部于1997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所规定的各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办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
97高校资产管理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图2
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降低资产流失和损失,确保资产安全。
高校资产的范围
高校资产包括:学校拥有的各类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库存物资等。固定资产是指学校用于教学、科研、后勤等活动的各种实体物品,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服务器等;无形资产是指学校拥有的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库存物资是指学校储备的物资,如教材、设备、药品等。
高校资产的管理体制
高校资产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学校资产管理机构、学院(系)资产管理机构和各部门资产管理职责。学校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组织实施资产管理工作;学院(系)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在本学院(系)内执行学校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组织实施学院(系)资产管理工作;各部门资产管理职责是指各部门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应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高校资产的使用和维护
高校资产的使用和维护主要包括资产调拨、使用、报废、更新、维修等环节。学校应建立健全资产使用和维护制度,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学校还应加强资产信息的汇总、分析、报告工作,为学校资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资产的监督与评价
高校资产的监督与评价主要包括资产 ioff-balance、资产使用效益、资产流失和损失等方面的监督与评价。学校应建立健全资产监督与评价制度,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与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97资产管理是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学校资产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
97高校资产管理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图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高校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97高校资产的管理与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旨在通过对97高校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97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1. 资产规模逐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各高校的资产规模逐年,资产种类日益丰富。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高等教育资产情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校总资产达到26.25万亿元。
2. 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97高校资产管理的基础上,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资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如资产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
3. 资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各高校加大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投入,资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确保了资产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97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没有将资产管理纳入到整体发展规划中,导致资产管理与学校发展脱节。
2. 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的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统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3. 资产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高校资产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形成统高效的资产信息平台,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效率。
4. 资产闲置现象较为严重。部分高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闲置资产现象,造成资产资源的浪费。
97高校资产管理对策建议
1. 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各高校应当将资产管理纳入到整体发展规划中,加强资产管理意识的培养,确保资产管理与学校发展相协调。
2. 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建议建立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高校资产管理职责,确保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进行。
3. 加强资产信息化建设。各高校应当加大资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构建统一的资产信息平台,实现资产信息的实时、共享、透明,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4. 优化资产配置与使用。针对资产闲置现象,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产的配置与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97高校资产管理是保障高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加强资产管理意识的培养,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资产信息化建设,优化资产配置与使用等方面的改革,才能更好地保障高校资产的安全、合规、高效使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