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研究及实证分析
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是指在集合资产投资管理过程中,根据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向投资者支付的一种报酬。通常情况下,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是通过基金管理费用的比例来计算的,并且由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来确定。
在集合资产管理中,基金管理人会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市场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投资策略,并通过多种资产的来实现对这些策略的实施。当基金的投资收益达到一定水平时,基金管理人会根据协议向投资者支付一定比例的业绩报酬。
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的计算方法是:基金管理费用=基金净资产 ">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研究及实证分析 图2
(1) 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确保业绩报酬机制的合理性。
(2) 优化管理费提取比例,使之更加合理、科学。
(3) 引入竞争机制,促使资产管理机构提高业绩。
(4) 加强对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的监管,防范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 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研究[J]. 中国金融, 2016(12): 42-46.
[2] 王志刚. 我国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研究[J]. 金融研究, 2017(6): 52-61.
[3] 赵瑞. 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的改进路径[J]. 经济研究指南, 2018(11): 102-110.
[4] 田永华. 我国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的制度变迁与启示[J]. 金融发展研究, 2019(3): 23-31.
[5] 李明华. 集合资产管理业绩报酬机制的实证研究[J]. 中国金融, 2020(3): 37-43.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