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填报指南

作者:束缚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事业单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管理日益成为保证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和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南。本文旨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固定资产管理填报的参考,帮助企事业单位正确填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企事业单位购买、自行制造、进口或者继承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且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资产。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 房屋建筑物;

2. 机器设备;

3. 工具、器具、家具;

4. 运输工具;

5. 工具、器具、家具以外的其他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填报指南 图1

固定资产管理填报指南 图1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质和特点,固定资产可分为以下类别:

1.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 经营性固定资产;

3. non-current assets(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基本原则

1. 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真实反映的原则,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科学分类:固定资产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确保分类的准确性。

3. 规范操作: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规范操作原则,确保操作的合规性。

4. 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管理应明确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二)要求

1. 设立固定资产卡片:企事业单位应设立固定资产卡片,记录固定资产的、安装、使用、维修、调拨、报废等业务,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规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企事业单位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确保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准确性。

3. 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企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

4.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维修制度: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维修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

5.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报废制度: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对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进行及时报废,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固定资产管理填报指南

(一)固定资产卡片

1. 固定资产卡片是记录固定资产、安装、使用、维修、调拨、报废等业务的会计凭证,是企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2. 固定资产卡片应包括以下固定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日期、价款、支付、折旧方法、使用年限、使用状态等。

(二)固定资产折旧

1.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价值减少而提取的费用。

2. 固定资产折旧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3. 固定资产折旧金额应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计算,确保准确性。

(三)固定资产盘点

1. 固定资产盘点是指对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物、价值进行清查、核实的过程。

2. 固定资产盘点应定期进行,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 固定资产盘点结果应记录在固定资产卡片上,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四)固定资产报废

1. 固定资产报废是指将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如出售、报废等。

2. 固定资产报废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确保资产减值金额的准确性。

3. 固定资产报废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如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审批。

固定资产管理是保证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事业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填报指南》的要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企业运营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