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企业资产管理办法
总则
国营企业资产管理办法 图1
国营企业资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旨在加强国营企业资产的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确保资产安全,维护国家所有权益。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资产管理工作。
国家营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权利。包括企业拥有的现金、存款、库存、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股权投资等。
资产配置与使用
1.资产配置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结合资产的性质、价值及使用状况,制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
2.资产使用应当遵循有效、经济、安全、合法的原则,建立健全资产使用责任制,确保资产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
3.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确保资产的准确无误。盘点、清查结果应当作为企业进行资产配置、调整和管理的依据。
4.企业应当加强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持其使用性能。
5.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报废、报损和报废资产处理制度,对已无法继续使用或者已经损毁的资产,应当及时报废,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处理。
资产评估
1.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评估制度,对资产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真实反映。
2.资产评估应当遵循市场价值、实际价值、公允价值的原则,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资产评估方法。
3.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资产评估,并將評估結果作为资产配置、调整和管理的依据。
4.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资产评估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资产转让与处置
1.企业资产转让、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企业进行资产转让、处置时,应当对资产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确定转让、处置价格。
3.企业进行资产转让、处置时,应当建立健全合同制度,确保转让、处置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企业进行资产转让、处置时,应当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产转让、处置过程中的安全和合法性。
资产监管
1.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监管制度,加强对资产的管理、监督和保护。
2.企业应当指定专门的资产监管部门或者指定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
3.企业应当加强对资产使用、评估、转让、处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资产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
4.企业应当加强对资产监管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产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1.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查处。
2.企业因资产管理和使用不当造成资产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企业之间因资产转让、处置发生的纠纷,应当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办法由日发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3.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4.本办法解释权归。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