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产管理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资产管理的定义可以狭义为通过运用各种工具与技术对资产进行保护和增值,或广义为通过运用各种工具与技术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与管理。重点探讨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其在我国的应用。
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1.资产管理的定义
资产管理是指运用各种工具与技术对资产进行保护和增值的活动,包括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资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风险控制,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回报。
2.资产管理的分类
根据资产管理的特点和目的,可以将资产管理分为以下几类:
(1)被动管理: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由专业管理人进行资产管理,投资者无需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
(2)主动管理:指投资者通过分析市场、研究企业基本面等手段,对资产进行自主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3)组合管理:指投资者将多种资产进行组合,通过投资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平衡,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风险控制。
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1)初步发展阶段(1978-199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开始逐步发展。1978年,我国友谊基金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开始。1998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开始实施专业化管理。
(2)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2)
1999年,我国颁布《证券法》和《基金法》,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法律依据。2001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2012年,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
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图1
(3)规范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我国发布《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对资产管理行业进行规范。2015年,我国颁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的指导意见》,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规范。2018年,我国颁布《关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指导意见》,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投资范围、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2.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现状
(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规模达到18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为55万亿元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为125万亿元人民币,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8万亿元人民币,其他资产管理规模为4万亿元人民币。
(2)管理公司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约150家基金管理公司、约20家信托公司、约40家证券公司、约50家保险公司等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3)监管政策不断完善
我国政府不断完善监管政策,加强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2018年,我国颁布《关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指导意见》,对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投资范围、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2020年,我国发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的指导意见》,对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规范。
资产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1.企业资产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是指企业对自身资产进行管理和保值增值的活动。企业资产管理包括:
(1)资金管理:指企业对资金的调度、使用和监控等活动。
(2)实物资产管理:指企业对实物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活动。
(3)无形资产管理:指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活动。
2.家庭资产管理
家庭资产管理是指家庭对自身资产进行管理和保值增值的活动。家庭资产管理包括:
(1)储蓄管理:指家庭通过储蓄对资产进行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活动。
(2)投资管理:指家庭通过基金、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对资产进行投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活动。
(3)保险管理:指家庭通过对保险产品的、理赔等活动,对资产进行风险管理、保值增值等活动。
3.社会资产管理
社会资产管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对社会资产进行管理和保值增值的活动。社会资产管理包括:
(1)财政管理:指政府对财政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等社会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活动。
(2)社会福利资产管理:指政府、社会组织对社会福利资金、社会救助资金等社会资产的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活动。
资产管理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基本概念包括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自1978年开始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监管政策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在我国的应用包括企业资产管理、家庭资产管理、社会资产管理等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